银-崩溃的货币
银——崩溃时代的货币
银在工业、珠宝制作以及财富保存方面都有应用。
你也可以说它是一种崩溃时代的货币,即经济/金融崩溃时的货币。
银作为交换媒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最早的记载,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一种货币形式。
甚至在19世纪晚期,大多数国家的货币都还是基于银本位制,银币构成了主要的流通货币。
如今,银币已不再作为国家货币使用,全部被法定(fiat)纸币取代。
不过,仍有许多人收集、储存和投资银。
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抵御通货膨胀和当今不稳定的金融体系。
了解货币历史的人都知道,每一种曾经发行的“纸币”最终都会崩溃,我们的也不例外。
而且今天大多数有批判性思维的人都明白,我们当前的体系和根基已经不再稳固。
我发现这很有趣,就是在你购买了一些实物银之后,一手拿着1盎司的银(比如美国铸币局1盎司的鹰洋银币),另一手拿着一张20美元纸币。
按照现在银的价格,现货价格约为22美元(加上经销商溢价会更高),但那纸质的20美元拿在手里的感觉不如那1盎司的银。
所以,在自己手里持有一些实物银是有道理的。
对于有备无患意识的人来说,在自己手中持有一些实物银在逻辑上是合理的。
这是一种被认可了数千年的货币形式,并且即使在当今现行的法定纸币完全崩溃之后很长时间内,它仍会继续保持这种地位。
虽然有些人可能会本能地反驳说:“在经济社会崩溃的时候,银又不能吃,有什么用呢?”
但事实上,有无数种假设的崩溃情景。
银只是一种保存财富的方式,也是在紧急情况下用于以物易物的交换手段。
银抵御通货膨胀或崩溃
假设美元正在被通胀侵蚀(实际上就是这样)。
随着通胀削弱当今法定货币(例如美元)的购买力,购买商品和服务所需的费用越来越高。
历史上有很多例子表明,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进入恶性通胀期(美元有一天也可能这样),其购买力会迅速大幅下降。
在通胀(和恶性通胀)期间,像银这样的贵金属在通胀货币中的价格会越来越高,从而保持其价值。
假设当今的纸币有一天变得基本毫无价值(崩溃之后),在“崩溃”期间区域性的以物易物成为新常态。
虽然商品和服务是一种交换手段,但毫无疑问银也会成为支付和交易的交换媒介。
甚至在国家或全球数字货币被强制推行(显然即将到来)的时候,它可能成为一种地下货币。
崩溃后的货币
在这样的时期,即使是1盎司的银币也可能变得非常有价值——这就需要使用更小面额的银来进行商业和贸易。
这很可能包括使用1965年之前的硬币(如25美分硬币、10美分硬币),这些硬币含银量为90%。
美国在1965年之前铸造的大多数硬币都是90%的银和10%的铜。
想知道一个银质25美分硬币值多少钱吗?你可以通过将银含量乘以当前市场银价来计算任何银质25美分硬币的价值。
每个含银量90%的25美分硬币包含0.18084金衡盎司的纯银。
1盎司银等于5.5个银质25美分硬币。
从我们的赞助商GoldenEagleCoins处了解到:90%银的罗斯福10美分硬币、90%银的华盛顿25美分硬币。
你可能会考虑获取一定量的实物银——不仅是为了金融保险,也是为了分散风险和求个心安。
你可能会考虑分散投资,将部分法定纸币兑换成实物银,以应对当前正在崩溃的金融体系。
注意:首先自己的应急准备需要合理有序!
[阅读:对金银条币销售征税(和不征税)的州]
引用:https://modernsurvivalblog.com/lessons-from-history/silver-currency-for-collapse/
原文: https://s3.tttl.online/blog/173608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