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完美的预科生之家?(第4部分)

完美的生存狂之家?(第四部分)

房子最重要的部分首先是良好的地基/基脚,其次就是屋顶系统了。
之所以说是屋顶系统,是因为它包含了所有组件的组合。

一、屋顶结构

  1. 必须具备良好的结构来支撑所有荷载
  2. 恒载:即屋顶系统自身的重量,包括桁架(支撑结构)、覆板、衬垫、屋面材料(陶土瓦、沥青瓦、金属瓦、木瓦)以及所有附加重量,像石膏板吊顶、保温材料、可能放置在屋顶上的设备等。

  3. 活载:来自雪、冰、雨水积聚等的荷载,也就是屋顶上非永久性的重量,甚至包括人在屋顶走动这种重量。
    我所在地区标准的恒载是每平方英尺8磅(换算后约3.6千克/平方米),活载是25磅(约11.3千克/平方米)。
    我个人会把活载翻倍。
    我现在住的房子是50磅(约22.7千克/平方米)加上8磅(约3.6千克/平方米),而这个地区规定的活载是25磅(约11.3千克/平方米)。
    我可不想在下了一场能积3英尺(约0.9米)厚湿雪的突发暴风雪后去铲雪。
    每年都有很多建筑因为“大雪”而坍塌的新闻,别让你的房子成为其中之一。

  4. 风吸力:在设计多风地区的屋顶系统时,风吸力是个重要因素。
    当风吹过建筑物(房子)时,实际上会把房子/屋顶往上拉。
    关于活载/恒载/风吸力荷载还有一点要注意,在设计房屋时通常按照75英里/小时(约120.7千米/小时)的风荷载考虑风吸力,但我总是按照至少150英里/小时(约241.4千米/小时)来建造,当然在一些像飓风/龙卷风走廊这样的地方,150英里/小时可能还不够,所以要根据当地情况建造。
    要确保把屋顶牢固地固定在墙壁/基础上。
    阳光实际上对屋顶的损害很大,紫外线真的能把廉价金属屋顶的表面涂层破坏掉或者使沥青瓦分解,所以要选择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屋面材料。

  5. 屋顶框架的建造方式有很多种,但所有屋顶都必须由结构工程师设计或者“盖章”认可
    木桁架是最常见的屋顶结构形式。
    在白蚁和潮湿可能成问题的地区,钢桁架也很常见。
    红铁结构也越来越流行,我个人使用红铁和钢桁架的组合。

二、覆板
覆板通常是铺设在结构构件(桁架)上的胶合板、定向刨花板(OSB)或者钢板。
标准“规范”是7/16英寸(约1.1厘米)的OSB,但我使用5/8英寸(约1.6厘米)的,有两个原因。
一是我体型较胖,当我要上屋顶的时候,讨厌那种“软绵绵”的感觉;二是如果使用瓦片、木瓦或者瓷砖的话,你要把这些材料钉在屋顶覆板上,覆板越厚越能把屋顶固定住,没有什么比在风雨交加的天气里看到瓦片被吹到院子里更糟糕的事情了。

三、衬垫
大多数家庭使用30磅(约13.6千克)的油毡或者“沥青纸”,我更喜欢使用一种叫“Titanium® UDL25 – InterWrap”的产品。
它比沥青纸结实很多,如果有必要的话,即使不覆盖也能使用很长时间。
不管你使用什么产品,都要把这个层当作“屋顶”来看待,意味着它在没有最终屋面的情况下应该能经受住天气(雨、雪、太阳、风)的考验。
它的作用有很多,它充当屋面和OSB之间的“滑移层”,也起到二级防水屏障的作用。

四、屋面材料
市场上真的有几十种不同的材料可供选择,比如沥青瓦、木瓦、单层屋面系统、TPO、PVC、EDPM、沥青复合屋面、陶土或混凝土瓦、多种风格的金属屋面等。
我个人会选择一种好的“立缝”金属屋顶,原因如下。
所有的屋顶都会因为极端的温度变化而产生很大的位移,正常情况下,一个普通的屋顶在平常一天会膨胀和收缩大约0.5% - 2%。
如果你的屋顶是黑色或者深色的,可能位移还会更大。
此外,这种位移可能不是均匀的,当太阳照射屋顶而有一棵树给屋顶的一部分遮荫时,屋顶就不会均匀膨胀。
令人惊讶的是,这么大的位移并不会把屋顶撕裂。
金属“R”面板风格的屋顶是用螺丝穿过表面固定到下面的衬垫上的。
在屋顶上打孔是个好主意吗?考虑到屋面的移动,这些孔肯定会变长并且漏水。
而立缝屋顶(SSR)有一个夹子直接固定在覆板下面的结构构件上,这使得屋顶的固定更加牢固,这个夹子从覆板上凸起3 - 5英寸(约7.6 - 12.7厘米),然后金属屋面被压接或者卡接到夹子上,屋面没有穿孔。
这是一种非常防水的屋面膜,并且具有很高的抗风吸力能力。

我总是倾向于“过度建造”,这是有原因的。
我不想因为天气相关的问题对我的房子进行维修,这既昂贵又愚蠢,如果一开始没有正确建造的话。
在我看来,建造或者正确过度建造所多花的钱从长远来看是值得的。
屋顶不是在建造或者成本上可以节省的地方。

你们在屋顶系统方面有什么经历呢?有没有人在暴风雨中屋顶被吹掉的情况?或者有非常严重的漏水屋顶?又或者是安装在屋顶上的材料因为受潮而腐烂?这些维修/更换可能都非常昂贵。
我的想法是一次性建造得非常好,尽量避免维修。
建造你的家应该是一次很好的体验。
不管你是自己做还是找承包商,都要放松,记住这是一所房子,而不只是一个家,你和你的家人才是让这个地方成为家的关键,光靠一堆木材和混凝土是不够的。

引用:https://modernsurvivalblog.com/preps/the-perfect-prepper-house-part-4/
原文: https://s3.tttl.online/blog/1736004959/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