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电磁脉冲电磁脉冲:电路效应

EMP电磁脉冲:电路效应

EMP炸弹有两种类型,核EMP和非核EMP。

一、核EMP
核爆炸会产生“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一种能量足够的辐射,在与原子相互作用时,能够从原子的轨道上移除紧密结合的电子。
正是这些被剥离且高速旋转的电子瞬间产生的爆炸脉冲,形成了造成EMP效应破坏的电磁能量。

二、非核EMP
其结果是在极短的脉冲时间内产生巨大的电流。
这个巨大的电流将通过一个线圈,进而产生强大的电磁能量脉冲,从而造成EMP破坏。

三、EMP电路效应
电磁能量脉冲(不管是由什么产生的)会在电路中感应出电流(可以把电路想象成任何内部有“电子设备”的东西)。
根据电磁辐射量的不同,在这些电路中感应出的电流大小不一。
如果电流足够大,由于内部电阻发热就会烧毁电路。

电路无处不在,几乎存在于我们今天使用的每一个“东西”里。
任何有连接导线的闭合回路都是电路(包括电网的输电线和变电站变压器)。

EMP不会影响生物体,因为我们(和其他生物)不具备会造成破坏的导电性……我们体内没有连接的导线回路。
然而,如果一个人依赖电路生存(比如心脏起搏器、生命支持系统),那这显然就是件坏事。

需要注意的是,可以通过在电路周围构建法拉第笼来保护电路。
法拉第笼是一种导电外壳,能够阻止电磁辐射到达电路。
如果笼子内部和外部有任何连接物(电源线、电路接触笼子等),这种保护就可能失效。

电磁脉冲(EMP)实际上会破坏电子电路中的晶体管结点。
它是一种高电压、高频率、高能量的脉冲。
由于其持续时间极短,对生物组织几乎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很小。
不过,由于我们大多数人对电子基础设施存在依赖,这些基础设施维持着我们的温饱与生存,所以它对人类和人类文明将会产生潜在的极其严重的后果。

如今,许多国家对EMP武器似乎有相当大的并且重新燃起的兴趣。
不幸的是,鉴于发达国家对电子基础设施的依赖,使用这种武器的间接后果与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样,甚至更具毁灭性。

EMP:这种情况可能发生

引用:https://modernsurvivalblog.com/emp/emp-electromagnetic-pulse-circuit-effect/
原文: https://s3.tttl.online/blog/1735998328/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