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冷冻干燥食品和脱水食品需要多少水

冻干食物与脱水食物所需水量对比

冻干食物去除了98%的水分,这使得食物的重量减轻了约90%。
脱水食物对于蔬菜而言去除了95%的水分,对于水果则去除了80%的水分。

冻干食物能保留其原本的颜色、形状、大小、口感和质地。

脱水食物会因为水分的去除而萎缩变小。

冻干食物与脱水食物有何不同呢?

答案:去除水分所使用的温度不同。
冻干使用低温,而脱水使用高温。
在冻干过程中,新鲜或煮熟的食物首先被快速冷冻。
然后在真空室中,在施加低水平热量使冰蒸发而不还原成液态的情况下去除水分。
由于食物在过程中一直处于冷冻状态,食物的细胞结构不会改变。
食物脱水过程从优质的蔬菜、水果或肉类开始。
它们通常被切成薄片,大约1/8到1/4英寸厚,然后在130到145华氏度(约54到63摄氏度)的温度下缓慢“烹煮”。
时间不定,但通常需要12到24小时才能从食物中去除足够的水分。

冻干食物重新吸水更快,脱水食物能进一步压缩,从而能在更小的空间储存更多。

我最近收到一个不错的问题,有人问:“烹饪一份脱水食物和一份冻干食物分别需要多少水呢?烹饪所需的水越少,能喝的水就越多。

以下是我的想法:

重新冲泡冻干食物确实比脱水食物需要更多的水。
我随机拿出几包手头的冻干食物查看说明,平均每份所需的水量略多于1杯(要先将其加热)。
另一方面,有些脱水食物可以不用水冲泡就能食用(特别是水果或肉类)。
我对自己之前脱水食物的重新冲泡经验是,对于同等分量的蔬菜,我使用的水通常比冲泡冻干食物要少不到1杯。
总体而言,我认为除了那些不用加水就能吃的脱水食物外,这两种方式在水消耗量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不过,对于同样的食物,身体必须使用自身的一些水分来消化和处理这些食物……所以最后到底有没有差异呢?

我一直相信食物储存类型的多样化。
例如超市购买的罐头食品、超市购买的瓶装食品、自家腌制的罐头食品、不需要特殊处理的食品(如意大利面)、密封在5加仑(约18.9升)桶里的长期储存食品(如大米、豆类、小麦等)、冻干包装食品以及脱水食品(很适合自家花园加工的成果)等等。

我个人更喜欢冻干食物的口感,它冲泡后的“形状”基本和原食物一样。
冻干食物价格更高,但处理起来方便简单。

我建议,如果有人关注冻干和脱水在所需水量与饮用水可用性方面的差异,那你就应该非常重视自己的饮用水状况。
地球上的水虽然很多,但适合饮用的只占一小部分。
问题是,如果你不住在淡水水源(除市政供水外)附近,在生存情况下你必须考虑所需的水量。
储存够一个月的水并不难。
但要是考虑到长期的话就比较困难了。
水很重,难以运输,需要坚固的容器盛装,而且还会占用空间。
不过现在我有点跑题了。

如果你对生存、应急准备或者灾难应对规划方面的话题感兴趣,可以阅读我们现代生存博客(Modern Survival Blog)当前的文章,也可以关注我们的推特(twitter: MSurvivalBlog)或者脸书(Facebook)。

引用:https://modernsurvivalblog.com/survival-kitchen/how-much-water-for-freeze-dried-vs-dehydrated-food/
原文: https://s3.tttl.online/blog/1735991770/
图书推荐